电子邮箱  
密码      忘记密码?
  注册
四川科普作家丨第189期:【重磅】“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”正式启动
来源:公众号 | 作者: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| 发布时间: 2023-06-14 | 76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-2035年)》,中国科普作家协会、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从即日起,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“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”。为了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,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决定,面向我会年轻会员、学生会员和团体会员,征集原创科普作品,同时配套创作培训活动,扶持四川青年科普作者尽快创作出优秀科普作品。
现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、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《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




一、活动对象


 

对科普创作感兴趣,年龄在18-45岁之间的青年。



二、时间安排



(一)作品征集:即日起至2023年9月15日

(二)专家评审:2023年9-10月,初评、复评、终评

(三)公布结果:2023年11月



三、活动内容



(一)作品征集

主要征集原创科普文章、科普(短)视频、科普剧本、科普漫画、科普图片(绘画、挂图、海报等)(要求见后)。

(二)创作培训

开展科普创作培训,具体时间另行通知。



四、组织机构





指导单位:中国科协科普部

主办单位:中国科普作家协会、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

特别支持单位:中国科普研究所、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、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



五、参与方式



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年轻会员、团体会员、学生会员,参赛作品发送至 

协会邮箱:sckpcd@163.com  

每位参赛者可投不同形式的作品共2部,如科普文字作品1部、科普(短)视频作品1部。



六、活动福利



参赛人员可受邀参加科普创作专项培训活动。通过终评的获奖者可享受以下福利(评审说明请见附件):

(一)作品获得科普创作、编辑、评论领域的知名作家、学者点评与指导;

(二)活动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;

(三)优秀作品在中国科普作家网、科普中国等平台展示,择优推荐至科普期刊、报纸、媒体等公开发表;

(四)推荐获奖作品参评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”等有关奖项;

(五)推荐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3年会,与科普大咖面对面交流;

(六)优先获得接受大赛主办方专访和推广的机会;

(七)邀请开通科普中国“科普号”、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,推荐加入科普中国网络创作培育计划;

(八)邀请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入驻科普中国,参与科普中国资源内容的科学性审核和活动支持工作。



七、联系方式



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

活动咨询:颜菁菁

联系电话:19130644837 微信同号(工作日9:00-18:00咨询)

联系邮箱:sckpcd@163.com  



八、相关说明



“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”作品征集要求、版权说明及评审办法


一、征集作品主题

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强化科普的价值引领,弘扬科学家精神,回应重大事件和公众关切,结合《2023年度科普中国选题指南》开展科普创作。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

1.解读国家战略。以社会关切为切入,阐释和揭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碳达峰碳中和、农业强国与乡村振兴、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、制造强国、健康中国、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的科技创新内涵及其社会人文意涵。

2.聚焦科技前沿。聚焦基础科学、关键核心技术、重大科技设施与工程的进展和突破,如理论物理、生命科学、大科学装置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制药、集成电路、国防科技,以及深地极地、深海深空的探索开发等。

3.回应社会热点。紧密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,深入探讨安全健康、航空航天、国防军事、生态环保、能源利用、气候变化、创新成果应用等科技热点话题。

4.释疑生活万象。从日常生活出发,揭示普通人熟悉却不知其所以然的自然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问题,探索科学上的解答,挖掘呈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旨趣。

5.弘扬科学理性,澄清流行谣言。以科技史和科技名家的故事为素材,解析科学思想和方法,弘扬崇实、贵确、察微、慎断、存疑的科学理性精神。针对流传较广的谣言开展科学辟谣,以科学立论解疑释惑,澄清认知盲区误区。

二、征集作品类型

每位作者可投不同形式的作品共2部,如科普文字作品1部、科普(短)视频作品1部。

(一)科普图文

包括科学故事、科学随笔、科学小品文、科普漫画、科普图片(绘画、挂图、海报等)、科普剧本等多种类型作品。文字作品在1500至5000字之间为宜。图片文件要求JPEG格式,长边1280像素,文件大小在800KB以内。(建议留存大格式源文件,以供入选后高清展示及宣传。)

(二)科普(短)视频

采用MP4格式(横屏录制、分辨率1920×1080、H.264编码、24-30帧/秒),视频时长宜为1分钟、3分钟、5分钟等,大小不超过150M,必要时可压缩后再上传,如有旁白须添加字幕。(建议留存大格式源文件,以供入选后高清展示及宣传。)

三、征集作品要求

(一)主题鲜明。须结合相关选题开展创作。

(二)科学性。符合弘扬科学精神、普及科学知识、倡导科学方法、传播科学思想的要求,有助于启迪智慧,激励人们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;

(三)思想性。政治思想正确,内容健康向上,反映时代主旋律,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;

(四)可读性。构思新颖,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,深入浅出,形象生动、富有趣味性、启发性和感染力;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,有较高文化品位;

(五)制作规范。视频作品音画与字幕同步,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,声音清晰、发音标准、语速适当、有节奏感,语言富有感染力。

四、作品版权说明

(一)作品须为完全原创作品,且作者未将版权、改编权、开发权出让给第三方,主办方不对因作品参赛引发的版权纠纷负责;

(二)为了更好地宣传优秀作品,主办方拥有传播权及转授权,用于线上线下非商业展示;

(三)作品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不涉及宗教、黄色、暴力等。

五、作品评审说明

全部投稿作品经过初评、复评、终评决出大赛获奖者。为确保专业、客观、公平、公正地开展评审工作,参与评审的专家共不少于20人,熟悉相关领域创作内容,原则上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备同等专业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