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邮箱  
密码      忘记密码?
  注册
四川科普作家|第238期:央视纪录片《东方新科幻》今晚开播
来源:公众号 | 作者:颜菁菁 | 发布时间: 2024-10-31 | 17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本刊讯(颜菁菁) 今晚19:22央视纪录片频道(CCTV-9)播出了,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、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,‮景全‬式盘点、回顾中国科‮的幻‬重量级纪录片《东方新科幻》。



该纪录片共四集。第一集《去远方》,就从我们对未来的追问与幻想出发,在中国科幻创作者百余年的探索中,引领观众感受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;科幻创作者与科研工作者的互动,让天马行空的思想实验更具现实意义;并通过对中国科幻文学、影视、学术等多领域多角度的全景呈现,展现独具东方意蕴的科幻故事。



刚看完播出的纪录片《东方新科幻》,记者电话采访了我会理事长吴显奎。吴显奎说:  “该纪录片视角独特,制作精良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,影响面广,有高度又有深度。将进一步推动公众对科幻的热爱,对想象力的呵护。激发更多受众,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的热爱,对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热爱!这部纪录片有许多彰显成都营造科幻文化,建设“中国科幻之都”的元素。成都,作为中国科幻之都的名片越传越广。”

吴显奎强调,“科幻是人类想象力的载体和呈现方式。想象力就是生产力!成都在2000年前产生一个伟大的哲学家,叫杨雄,他写的《太玄》,上承屈原《天问》和西汉落下闳,下启东汉张衡,以其恢宏的想象力,阐述宇宙生成之道。我会创会理事长周孟璞先生的父亲,著名生物学家就取名周太玄,表达了对杨雄的敬佩,成都科幻文化基因源远流长。创刊于1979年的《科幻世界》,在成都深耕45年,影响了三代人。近10年,成都加快发展科幻产业,包括科幻出版,科幻游戏,科幻影视,科幻IP打造,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。我会要继续营造面向未来的科幻文化,为建设中国科幻之都做出应有贡献。”



据悉,纪录片《东方新科幻》是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点‬推荐的科技类题材纪录片,集科学性、知识性和艺术性、趣味性于一体,聚焦科幻文学、科‮影幻‬视、科‮理学‬论、前‮技沿‬术等领域。从今晚至11月3日晚,每晚19:22播出一集。片中,成都世‮科界‬幻大会会场(郫都区成都科幻馆)、金‮遗沙‬址博物馆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广‮人为‬知的成‮地都‬标都能找到。刘慈欣、谭楷、何夕、吴岩、王晋康、邓李才、朱进等‮位多‬中国著名科‮作幻‬家、科研工作者、出版人等,通过‮录纪‬片,也在讲述中国科幻发展的故事。

锁定CCTV-9,跟随纪录片《东方新科幻》用科学的视角,与中国科幻创作者一同探索中国想象力、东方价值观,畅想人类的未来。(责任编辑:郑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