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邮箱  
密码      忘记密码?
  注册
四川科普作家丨第267期:科普科幻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,一代代把科普科幻事业传承下去——董仁威
来源: | 作者:颜菁菁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7 | 2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本刊讯(颜菁菁)4月15日上午,一场以“中国科幻的传统”为主题的专题座谈会在成都召开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、理事长王春法率调研组一行与我省30多位科普科幻作家代表、相关机构负责人展开深度对话,共同探讨四川科幻基础与发展动能,调研探索科幻发展未来路径。

座谈会上,我会荣誉理事长、四川科普科幻终身成就奖获得者——董仁威做主旨发言。他说,科普与科幻是一家,不应该分开。在中国科普的历史上,科普大家大多是科幻大家。科幻大家一定是科普大家。比如:郑文光、叶永烈、童恩正、刘兴诗,他们既是科幻大家,也是科普大家。当然,科幻与科普也有区别,科幻属于文学的范畴,但是,科幻也承担着普及"五科"(科技知识、科学思想、科学精神、科学方法、科技对社会正反两方面的作用)的任务,这是科幻与玄幻、奇幻、神话、童话等幻想类作品的根本区别。科幻应该多元化发展,有的离文学近一些,有的离科学近一点,都是可以的,如果标示着科幻小说,但其中没有"五科"的内容,那就不属于科幻的范畴。

董仁威还在会上提及,2025年9月将迎来第16届“华语科幻星云奖”,其在传播形式方面将呈现诸多创新。

针对当前科幻创作队伍人才发掘的问题,董仁威在座谈会上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。他直言:"科普科幻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,一代代的把科普科幻事业传承下去,必须持续注入新生力量。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,不断发掘优秀新人,让事业一代代接力传承下去。"

尽管已83岁高龄,董仁威内心依然有着强烈的使命感:“我现在最想做的事,把全中国的科幻志愿者组织起来,继续为科普科幻事业做贡献。”


一校:范国芳

二校:郑   洁

三校:乌珠热

相关链接

董仁威简介